為民辦實事縣直機關工委多措助農增收
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鄉(xiāng)村振興上開新局,**直機關工委深入包保村——**鎮(zhèn)**村開展調研,認真聽取黨員群眾意見,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針對5-6月份成熟上市的****李早熟上市早、采摘期極短、過熟易掉落等難題,采取多種舉措推進**李銷售邁入快車道,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干部幫采摘,群眾樂開懷
近年來,**村緊緊抓住省、州和縣大力扶持山地特色農產品的機遇,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資源和環(huán)境優(yōu)勢,通過項目帶動,大力發(fā)展**李種植,全村種植了約2600多畝,戶均50余畝。
因為**李樹高枝多,**李的采摘需要一人在樹下拿長竹竿打或者爬到樹上使勁搖晃,數人拉起篷布在樹下接,采摘難度較大。縣直機關工委黨員聯合**村鄉(xiāng)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和黨員同志,深入山間地頭,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上門為家里缺乏勞力、年齡過大的農戶群眾提供采摘服務,打李子并裝包,解決群眾采摘難題?!白约耗挲g大了,家里的青壯年常年在外務工,以前摘李子很麻煩,現在有他們幫忙,太好了?!?*村母榮組種植戶楊志敏在基地和干部一起采摘**李,樂呵呵地說道。
二、幫扶助推銷,銷售見成效
大量**李成熟,群眾銷售難,雖然**李價高,但市場上真假參賣,大部分消費者擔心買到假**李,幫扶單位縣直機關工委看準市場點,在QQ群、朋友圈、上門推銷等方式,提前接洽就近市場訂單,并對接好快遞業(yè)務,由辦公室和鄉(xiāng)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充當產銷對接“聯絡員”角色,接單后,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干部以及村黨支部、村合作社成員負責到基地幫助群眾采摘并包裝,以此保證鮮果采摘源頭和包裝、運輸、銷售環(huán)節(jié)不出錯,從樹上采摘直接送貨上門,鮮果從樹上直達消費者手中,保障李子品相佳,消費者不需要到鎮(zhèn)更不需到村,就能享用到正宗鮮果,很好地暢通了市場銷售渠道,**李市場價13元/斤,量大從優(yōu),縣城內5斤以上送貨上門,縣內100斤以上送貨上門,縣內外需要郵寄的另加郵費。短短兩個星期,工委就幫助群眾直接銷售3000余斤,銷售額3萬余元。包保部門、村黨支部和合作社共同發(fā)力,通過“接單-采摘-送貨-收錢”一條龍服務,大力推動了**李的上市和暢銷。
三、試直播帶貨,探索電商路
**李是**獨有的特色果品,1987年被專家鑒定確認為罕見優(yōu)良品種,因早熟皮薄、色澤鮮亮、肉質脆嫩味香甜、維c含量高的特點,而深受省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一直以來的銷售模式是線下,銷售方式單一,為推動線上線下結合,開拓銷售新路,今年,通過縣直機關工委邀請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人才、本土網紅石開燕,還邀請了三都電子商務中心技術員到村做好技術支持,5月27日,在**村**李采摘基地,本土網紅聯合黨支部書記,借助抖音平臺直播帶貨,將農產品原產地與消費者進行線上連接,讓**李實現觸網銷售。打通網上銷售渠道“最后一公里”。“往年我們都要拉到鎮(zhèn)上售賣,競爭大,價錢低,好在今年的李子有駐村干部幫我們想辦法賣,我們不需要擔心李子賣不出去了!”拉寫組果農潘海全高興地說。盡管受限于地處大山深處的**李基地不穩(wěn)定網絡,當天下午兩個小時的直播中,就帶貨1000余斤,銷售額1萬余元,達到了預期。
通過聯合駐村工作隊,以及村黨支部和村合作社,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我委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讓更多農戶的“收成”速變“收入”,據統(tǒng)計,今年**村李子總產量10萬余斤,收入約100萬余元,達到了很好的助民增收效果,把為民辦實事落到了實處,鄉(xiāng)村振興工作開了一個好局,下一步,縣直機關工委將提前謀劃,更好地發(fā)揮包保部門優(yōu)勢,推動包保村的鄉(xiāng)村振興工作更進一步。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