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型肺炎復課后學校教學和防控工作方案3篇
篇一: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已有多省份宣布新學期的開學時間。如不出意外,這些省份將分批次、錯峰開學,結束“長寒假”,進入新學期的線下教學模式。
進入新學期,師生在經(jīng)過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學業(yè)評估后,也將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負擔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此情況下,學校、教師該如何作為,考驗著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檢驗著他們的教育觀、學生觀。XX注意到,一些教師對別人的線上教學缺少“他信”,對自己的線上輔導答疑也不夠“自信”,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復課,已經(jīng)做好“從頭再來”的準備,全力拿起延長教學時間、增加單位時間作業(yè)量等增分利器。
因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時間一再推遲,的確耽誤了一些教學進程。雖然各地安排了線上課程教學,但教師與學生對線上教學均有一個適應過程,實際教學效果與線下教學難以等效同質。因此,線下開學后,教師適當增加教學時間,有針對性地教學,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然而,把疫情防控耽誤的教學損失補回來,不能成為無視學生身心健康、違反規(guī)定而增負的借口。如果一開學就把學科教學改成課堂教學,將題海戰(zhàn)術進行到底,勢必會增加學生的任務量,減弱學生返回學校的興奮感,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另外,師生長時間在固定空間聚集開展教學活動,安全防護意識容易淡化,進而導致學校疫情防控不確定因素和安全風險加大。實際上,絕大部分學生都參與了線上學習,盡管受各種因素影響,學習效果可能參差不齊,但師生都為此付出了時間、精力,也有一定的教學效能產出。無視這些付出及成效,主張“硬核”增負,不但有悖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也難以挽回教學損失,顯然是不科學的。
再者,多地教育行政部門明確,中小學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調整周末和暑假等方式補齊。開學后,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將綜合考慮推遲開學、線上教學效果等諸多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補時”方式與數(shù)量。學校、教師、家長大可不必為教學時間不足而緊張焦慮,教師更不必為開學后“搶跑”而選擇大量增負。
提質、減負仍是當前學校教育最要緊的任務,中小學生減負不能半途而廢。中小學教師要從“停課不停學”帶來的教學方式變革中汲取經(jīng)驗,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育教學行為,摒棄負擔換分數(shù)、時間換分數(shù)的“增分秘籍”,積極調整與重組學生學業(yè)負擔要素,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篇二:
“十個到位”做好校園師生開學疫情防控保障 如何做好開學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師生生命健康安全和教育教學質量,是擺在學校面前的嚴峻問題,也是眾多家長熱切期盼的。從許多成功的復工復產經(jīng)驗來看見,結合校園實際,做好“十個到位”,方能讓師生和家長放心。
一是防疫物資到位。統(tǒng)籌處理好疫情防控與教育教學的關系,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為復學做好準備,比如采購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醫(yī)藥酒精、消毒液、體溫計、紫外線消毒燈、醫(yī)用廢棄物垃圾桶(袋)等。
二是消毒工作到位。聘請專業(yè)消毒公司對學校進行統(tǒng)一消毒。對教室、樓道、餐廳、操場、廁所等進行全面消毒,尤其是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比如課桌、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寢室床圍欄等高頻接觸表面等,加大教室通風換氣頻次,為學生提供安全放心的學習環(huán)境。
三是防控方案到位。實行“一把手”負總責,把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干部、班主任、任課教師責任劃清,制定切實可行的本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流程、應急處置預案和家校溝通機制。
四是注意事項告知到位。線上向家長轉發(fā)《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告知家長注意加強家庭自我防護意識,教育學生不隨意外出,不同疫區(qū)和境外返回人員接觸,報到前備好學習、生活、防疫用品、社區(qū)健康證明等。
五是返校復學核查到位。實施網(wǎng)格化管理,精準掌握學生行動軌跡,逐人審核返校學生健康狀況,開學前嚴格審查健康卡,返校做好體溫測量,堅決防止帶病進入校園。
六是日常防疫管理到位。開學后對師生、工作人員實行全封閉管理,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各班學生晨、午、晚體溫檢測,通風消毒具體到人,實行“錯時用餐、錯時洗漱、錯時入侵”的措施,確保開學后教學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
七是學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到位。提前對返校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狀況再摸底,衛(wèi)生合格人員要規(guī)范操作,食品留樣及時足量,飯菜要保證質量、品種多樣,安全衛(wèi)生,尤其是統(tǒng)一采購食材,杜絕外來人員入餐飲區(qū)。
八是學生返校學習銜接到位。復學后,辛苦老師們積極整改前期網(wǎng)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指導班主任做好復學平穩(wěn)銜接工作,確保學生學習進度和效果。
九是樣園疫情防控排查到位。正式開學前,先期對開學條件進行全面徹底排查,對校園內教室、餐廳、教室、宿舍、廁所、走廊人員密集場所進行細致排查,不留任何死角,消除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盲點,筑牢疫情防線。
十是應急演練到位。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演練,檢驗開學預案的操作性和有效性,提高學校防疫應急能力,保障師生順利開學,為營造安全和諧校園打下良好基礎。
篇三: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的進一步好轉,春季開學工作提到了議事日程。記者昨天從市教育局辦公室獲悉,《XX市中小學、幼兒園2020年春季開學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正式發(fā)布。《方案》根據(jù)全國和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結合國家和省有關防控技術方案和工作指引,從工作目標、原則、體系、內容和要求上作了全面規(guī)定。
“為確保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師生安全返校、平穩(wěn)開學、有序運行,各地各學校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守土有責’的使命擔當,堅持安全第一、防教結合的原則,結合本地本校實際,落實好‘一地一策’‘一校一案’,不斷加強日常管理,科學有序、扎實嚴謹做好開學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構筑起校園防控組織、責任、制度、聯(lián)動聯(lián)防和家校協(xié)同體系,確保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笔薪逃窒嚓P負責人表示。
在具體工作任務上,《方案》從開學前、開學當日、開學后三個階段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
其中,開學前的具體工作有12項。人員上,要求各地各學校開展全員摸底調查,全體教職員工(含食堂、保安等人員)、學生和家長在開學前完成健康碼申領,提交《師生健康申報表》,做好信息比對工作,科學合理做好開學后教師和工作人員配備;嚴格實施有條件返校制度,逐一審核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建立每日監(jiān)測機制,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物資場所上,做好校園防控物資準備,確保各校配齊備足開學后15個工作日的防疫物資,落實專人保管,加強業(yè)務培訓;改善學校衛(wèi)生專門場所設施條件,配備足量的流水洗手設施,配備足夠的殺菌消毒洗手液、擦手紙等,在遠離教學集中區(qū),設置發(fā)熱患者“臨時隔離室”,做好應急處置預案。組織制度上,全面實施校園“封閉式”管理制度,開展全員防疫培訓;具體開學時間和師生返校時間明確后,做好開學工作提示,優(yōu)化教學計劃,安排好教育教學進度;開學前,各地還要建立“一校一組”指導機制,指導督促每所學校建立由教育、衛(wèi)健等多方組成的專業(yè)指導小組,開展“一對一”的檢查和服務,確保學校全面落實防控措施。
開學當日,主要做好錯時報到、門衛(wèi)管理和健康檢測三方面工作。錯時報到,全市學生分三批開學,第一批為高三年級、初三年級、中職學校畢業(yè)年級;第二批為高一、二年級、中職學校其他年級和初一、二年級及小學4~6年級;第三批為小學1~3年級、幼兒園。學生返校報到時間應錯開上班交通高峰,500人以上的學校要分年級分班級錯時報到,年級較多、規(guī)模較大的學??梢园才派舷挛鐣r間分開報到,切實防止報到當日校門口交通擁擠、學生和家長大量聚集。門衛(wèi)管理上,學生報到日,家長只能送到校門口,原則上不得進入學校。完成報到進校后,無特殊情況,學生不得離開校園。健康監(jiān)測上,所有師生員工進校必須符合返校條件,進校前必測體溫,對體溫異常學生及時送至“臨時隔離室”妥善安置。
開學后,要求各地各學校做到指導出行防護、加強門衛(wèi)管理、落實師生體溫監(jiān)測、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蹤、暫停人員聚集、開展衛(wèi)生健康教育、加強食堂和超市管理、宿舍管理、通風消毒、教學銜接、落實教育關愛、加強關心和指導及應急處置等13項具體工作,提醒教職工上下班、學生上學放學盡量不乘公共交通工具,并把傳染病防護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學生新冠防控健康教育課覆蓋率100%。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