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稅務,讓納稅人“多走網路、少跑馬路”
稅收為國家,稅收為人民,依法誠信納稅是我們每個納稅人的義務。近年來從稅收管理上我們清醒的看到和體會到發(fā)生在稅務管理員他們身上的變化,他們是“管理員”也是“服務員”;從轉變中我感受到了作為我們納稅人地位的提升和感受到了作為納稅人的榮耀,我為這種轉變而叫好!
作為總賬會計,與稅務部門打交道的時間已有近5個年頭。剛開始我到稅務局報稅的時候,因業(yè)務不熟練,當時稅務的同志不煩不燥,耐心地給我講解,給我傳授“納稅申報”、“稅收征管法”、“納稅人的義務”等有關知識。幾年來,淮北市國稅局和杜集區(qū)國稅局的同志經常到公司來檢查指導工作,聆聽企業(yè)的意見,幫助企業(yè)排憂解難。我們也主動納稅,全額納稅,連續(xù)多年被評為“納稅先進單位”。
此次,市國稅局開展“我期待的納稅服務”主題征文,展現了稅務系統(tǒng)積極征求納稅人意見,提高服務質量的風貌。作為一名80后的辦稅人員,我也結合自身的體會提幾點建議。
期待一:指尖上的微服務
“互聯(lián)網+”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期待稅務工作可以積極擁抱“互聯(lián)網+”,打造智慧稅務。隨著手機網民的日益增多,淮北國稅局可以推出手機辦稅,全面開啟“指尖”辦稅新時代,納稅人可以借助智能手機終端,通過開發(fā)APP軟件,實現辦稅導航、網上取號、預約辦稅、涉稅申請、申報繳稅、投訴舉報、稅務師咨詢和實時互動等多項辦稅功能。另外,可以積極借鑒我省研發(fā)的網上辦稅平臺,開通納稅人終端和稅務機關終端,將省局數據倉庫中的數據加以實時分類、匯總和加工,形成分稅種、分單位、分級次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信息,推送至稅務人員的手機等移動終端,實現“一機在手,納服數據隨時掌控”。手機移動與網上辦稅形成互補,讓納稅人辦理涉稅事項如同網上購物一樣便利,真正實現從“柜上”到“網上”再到“掌上”全方位、多形式的辦稅方式,享受從“舟車勞頓”到“足不出戶”再到“如影隨形”的貼心服務。
期待二:全天候的辦稅廳
以往只有在工作時間以內,納稅人才可以在辦稅廳使用自助服務區(qū)的自助設備,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納稅人的等候時間,減輕了辦稅服務廳的排隊壓力,但這無形之中也束縛了納稅人的辦稅時間,無法很好地緩解辦稅高峰的擁堵現象。我期待淮北國稅局能夠借鑒銀行ATM機的成功范例,更大限度地方便納稅人。
針對辦稅高峰期納稅人排隊擁堵及非工作時間納稅服務欠缺的問題,淮北市國稅局可以在各地建立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區(qū),使用自助辦稅服務終端機,打破辦稅服務的時間局限,有效填補網上辦稅廳和實體辦稅廳的空白和不足,不僅為納稅人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還滿足納稅人全天候辦稅的需求,同時緩解了稅務部門人手不足的壓力。可以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穩(wěn)步推進自助辦稅服務機布點工作,在部分業(yè)務量大、納稅人集中、辦稅網點覆蓋不到的地方布局自助辦稅服務機,構建網上辦稅、實體辦稅、自助辦稅“三位一體”辦稅服務新體系,方便納稅人自助辦稅。
期待二:隨時學的大課堂
“納稅人學堂”這個詞對于納稅人來說,并不陌生。納稅人可以通過門戶網站進行培訓預約,但大多數的納稅人培訓都是以實體的形式進行授課,網上學堂應用率少、更新慢且缺乏一個穩(wěn)定的服務平臺。針對全市納稅人面廣量大,無法統(tǒng)一培訓這一難題,我們更需要一個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的網絡平臺。
市國稅局可以在實體培訓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基于網絡技術和信息化的培訓形式,實現稅務信息門戶網站與社會專業(yè)網絡教育平臺的對接,為納稅人提供一個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學習平臺。網絡課堂的內容可以以培訓視頻為主,開設稅務課程、專題課程、專家課程以及課件下載等欄目,用戶可通過“網絡課堂”隨時隨地進行網上學習培訓,形成“線上+線下”、“實體+網絡”的雙互動培訓模式,讓納稅人隨時聆聽名師授課和最新政策講解。納稅人網絡學堂是稅法宣傳與稅法輔導相結合的平臺,也是創(chuàng)新改進豐富稅宣渠道的重要途經,同時也可以全方位助力“營改增”宣傳工作的深入開展,為“營改增”擴圍工作保駕護航。
在互聯(lián)網技術日新月異,極大方便人們日常生活時,我期待淮北市國稅局能夠以“智慧稅務”建設為著力點,用“互聯(lián)網+稅務”讓納稅服務“以舊貌換新顏”,做到以服務促發(fā)展、以服務建和諧、以服務聚人心,逐步建立起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型納稅服務一體化格局,讓納稅人“多走網路,少跑馬路”。
文檔為doc格式